研究生导师信息简表
姓 名 | 戴全厚 | 姓 别 | 男 | | |||
出生年月 | 1969年11月 | 导师类别 | 博导 | Ö | 硕导 | Ö | |
毕业院校 | 中科院水保所 | 学 位 | 博 士 | ||||
职 称 | 教 授 | 现任职务 | | ||||
办公电话 | 0851-88298015 | 电子邮件 | qhdairiver@163.com | ||||
招生学科 方向 | 学科方向1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学科方向2 | 生态学 | |||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以及石漠化发育过程与综合治理 | |||||||
2014年以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明主持或参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1]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题(2016YFC050260401)“喀斯特高原石漠化对植物的限制机制及生境诊断技术”,2016.07-2020.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275)“喀斯特坡耕地浅层孔(裂)隙水文过程及土壤侵蚀响应机制”,2017.01-2020.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461057)“喀斯特坡耕地土壤养分地下孔(裂)隙流失特征与机理”,2015.01-2018.12,主持 [4] 贵州省重大专项计划项目(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6]3022号)“草海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支撑技术集成示范”,2016.12-2019.12,主持 [5] 贵州省应用基础重大专项计划课题(黔科合JZ字[2014]200207)“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容量与可供给植被恢复潜力研究”,2014.09-2017.09,主持 [6]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C02B02)“草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1.01-2014.12,主持 [7]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黔科人合字[2011]13号)“喀斯特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及过程研究”,2011.08-2014.08,主持 | |||||||
2012年以来主要发表学术论著(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发表时间、期卷页码) [1] Quanhou Dai*,Xudong Peng,Longshan Zhao,Hongbo Shao,Zhi Yang. Effects of Underground Pore Fissures on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on Karst Slopes Running Title: Soil Erosion and Sediment on Karst Slopes. 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2017,(SCI,IF=9.787) [2] XuDong Peng,Quanhou Dai*, Chao Zhu, Changlan Li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sphere soils on a karst plateau after vegetation restoration.Plant and Soil,2017,(SCI, IF=3.052) [3] Quanhou Dai*, Xudong Peng, Zhi Yang, Longshan Zhao. Runoff and erosion processes on bare slopes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Catena,2017,152:218-226(SCI,IF=3.191) [4] Q. Dai*, Z. Liu, H. Shao*, Z. Yang. Karst bare slope soil erosion and soil quality: a simulation case study. Solid earth, 2015, 6, 985–995(SCI,IF=3.495) [5]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袁应飞,赵龙山.模拟雨强和地下裂隙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131-140.(EI) [6] 彭旭东,戴全厚*,李昌兰.中国西南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漏失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水土保持学报,2017,31(5:): [7] 严友进,戴全厚*,伏文兵,彭旭东,靳丽.喀斯特裸坡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 生态学报, 2017,37(6):2067-2079. [8] 严友进,戴全厚*,伏文兵,靳丽,兰雪.喀斯特坡地裸露心土层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土壤学报,2017,54(3):545-557. [9] 甘艺贤,戴全厚*,伏文兵,严友进,彭旭东.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的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 2016,27(9):2754-2760 [10] 李昌兰,戴全厚*,彭旭东,袁应飞.喀斯特坡耕地浅层地下孔(裂)隙发育过程中径流产污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2016, 36(12):4437-4445. [11] 彭旭东,戴全厚*,杨智,赵龙山.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地下侵蚀产沙特征.土壤学报, 2016,53(5):1237~1248. [12] 李昌兰,戴全厚*,彭旭东,袁应飞.喀斯特裸坡地地下孔(裂)隙流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3):19~23,114. [13] 袁应飞,戴全厚*,李昌兰,彭旭东.喀斯特典型坡耕地模拟降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响应.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3):24~28 [14] 严友进,戴全厚*,伏文兵,李燕. 喀斯特坡地土壤地下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6):7~13. [15] 伏文兵,戴全厚*,严友进. 喀斯特坡耕地及其浅层孔(裂)隙土壤侵蚀响应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2):11~16,22. [16] 王佩将,戴全厚*,丁贵杰,程富东.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抗蚀性变化.土壤学报, 2014,51(4): 806~815. [17] 刘正堂,戴全厚*,倪九派,杨智. 喀斯特地区裸坡面土壤侵蚀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3,27(5):12-16. [18] 王佩将,戴全厚*,丁贵杰,程富东.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分形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2012, 26(4):178-182,23. [19] 胡奕,戴全厚*,王佩将.喀斯特坡耕地产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2012, 26(6):46-5. [20] 梁家伟,戴全厚*,张曦,高华端,刘文. 137Cs技术研究岩溶高原湿地小流域土壤侵蚀特征.核农学报, 2014,28(1):116-122. [21] 靳丽,戴全厚*,李昌兰,彭旭东,严友进. 喀斯特裸露坡耕地径流养分流失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6,30(5):46-51,57. [22] 朱超,戴全厚*,王玲玲. 贵州草海湿地典型集水区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3):362-366. [23] 王向栋,戴全厚*,李翠莲,严友进.草海上游石漠化过程中土壤抗蚀性变化.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3):13-18,23. [24] 周福建,戴全厚*,聂林红,喻理飞,彭旭东.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及土壤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2016, 23(2): 23-27. [25] 程富东,戴全厚*.喀斯特坡耕地微地貌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中国水土保持.2016,01:51-53. [26] 周福建,严友进,戴全厚*,彭旭东.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措施的土壤养分响应——以贵州省六枝特区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5):469-472. [27] 李翠莲,戴全厚*,姚云. 草海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分形特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158-162,167. [28] 程富东,戴全厚*,王玲玲,王佩将. 喀斯特坡耕地微地貌特征及土壤质量评价. 中国水土保持,2015,05:67-71,77. [29] 李昌兰,戴全厚*,程富东. 喀斯特坡耕地不同微地貌土壤养分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14):219-22. [30] 刘正堂,戴全厚*,杨智. 喀斯特裸坡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中国岩溶,2014,33(3):356~36 [31] 董亚辉,戴全厚*,邓伊晗,江莉莉. 不同植物对铅锌矿废弃地矿渣抗侵蚀性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5):64-68. [32] 王玲玲,戴全厚*. 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北方园艺,2013,07:181-184. [33] 程富东,张曦,戴全厚*,喻理飞,粟海军,梁家伟. 石漠化治理区社会经济效益定量评价——以贵州省六枝特区为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3):24-28. [34] 董亚辉,戴全厚*,邓伊晗,张会芹. 不同类型铅锌矿废弃地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5):109-112. [35] 潘忠松,丁访军,戴全厚*,许丰伟.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 32(2):75-80. [36] 王佩将,戴全厚*,丁贵杰,程富东.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 10(6):12-18. [37] 李翠莲,戴全厚*.喀斯特退耕还林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湖北农业科学,2012, 51(22):5034-5037. [38] 聂林红,戴全厚*,喻理飞,肖卫平,李飒. 茅台水源功能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特征.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 10(3):75-80. 注:“*”为通讯作者 | |||||||
2012年以来获得发明专利、科研(教学)成果奖及成果推广情况 [1] 戴全厚,喻理飞,杨智,王佩将. 一种用于研究破面径流和地下孔裂隙流的模拟实验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545602.7,2012.05.02. [2] 喻理飞,韦小丽,杨瑞,李安定,魏媛,安明态,戴全厚.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植物适应性与群落配置及恢复技术. 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12.20 [3] 周应书,罗琳,戴全厚,毕宁,谢永贵.毕节典型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优选与技术集成及示范. 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01.23 [4] 严友进,戴全厚,梅丽那.多用伸缩式水准测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620574730.7, 2016.12.07. [5] 严友进,戴全厚,梅丽那. 多用电子坡度仪.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0029602.9, 2017.07.18. | |||||||
学术兼职及荣誉称号 《水土保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水土保持研究》和《水土保持通报》编委,中国水利学会、林学会及贵州省生态学会会员,贵州省水利学会理事,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委会、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石漠化化防治专委会委员。并获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贵州大学学术学科带头人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