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为进一步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知识,呼吁广大师生关注野生动植物,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由贵州大学林学院和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林学院实验中心教工党支部承办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林学院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开展了野生动植物相关知识宣讲、宣传手册发放、师生互动问答等一系列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唐飞虎全程指导并作了总结发言。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贵州省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学院野生动植物研究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收录高等植物12472种(含亚种、变种、变型等种下分类单元),隶属386科2412属,其中,木本植物4760种,草本植物7712种;野生高等植物达11649种;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4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3种;省级保护植物56种。在野生动物方面,目前全省已记载脊椎动物1258种,隶属170科593属;全省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6种(类),其中,兽类30种,鸟类111种,两爬类28种,鱼类21种和1类、昆虫5种;省级保护野生动物32种。
2013年12月20日,第六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3月3日设立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今年的全球主题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融资:投资于人类与地球”,以支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旨在为可持续发展调动大量财政资源,增加普惠金融和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贵州大学林学院是以高素质林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科研单位,是我省唯一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专业的高等院校,也是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智力,承担了我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新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兰科植物等资源调查评估与监测工作,并与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贵州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合作编撰出版了《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研究》《贵州野生兰科植物鉴别手册》《贵州省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手册》《贵州省2021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手册》等相关专著,为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审:王清
二审:邹年娟
三审:唐飞虎
(摄影:吴旭; 供稿:林学院实验中心教工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