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贵州大学林学院本科生在SCI一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者:林学院通讯员发布时间:2025-08-27浏览次数:10

近日,我院2022级园林专业本科生王宇航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一区TOP期刊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影响因子6.2)发表题为《Comparative organellar genomics of four Jasminum accessions reveals adaptive divergence and phylogenomic conflicts in Oleaceae》的研究论文。论文由贵州大学林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与通讯单位,园林教研室罗超老师为通讯作者,课题组研究生何柏阳、邓皝、薛雨腾、李姗蔓、吴雨露等共同参与。该研究得到贵州省科技厅项目(Z2024667)及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X2023091X2023331)的资助。

这是我院园林专业本科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标志着学院本科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究亮点

素馨属(木犀科)是生态与经济价值兼备的重要类群,但其细胞器基因组进化特征长期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基因组注释与系统发生组学分析,揭示了素馨属叶绿体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差异化进化模式:

叶绿体基因组保持结构保守(162,801163,739 bp),但部分基因(atpArps2ycf1)显示出正选择信号,提示其与能量代谢和逆境适应相关。

线粒体基因组呈现较强的可塑性(480,663508,932 bp),表现为重复序列扩增及326个位点的广泛RNA编辑,同时受到更强的纯化选择。

系统发生结果表明核基因ITS与细胞器基因组间存在冲突,揭示了杂交、基因渗入及水平基因转移事件的发生。

分歧时间推算显示中新世(约15.0712.93 Ma)的快速辐射与全球气候变冷事件相吻合。

研究不仅揭示了素馨属细胞器基因组的进化动态,还发现了关键的分子标记(ycf1rps15atpA等),为茉莉花的分子育种、品种鉴定及产业利用(如茉莉花茶、精油品质提升)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5.121544

 

 


近年来,林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的培养,持续完善科研育人机制,努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本次成果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我院本科生在高水平科研中的潜力与实力,也展现了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学院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科研育人环境,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学术科研与创新实践中不断突破,追求卓越。

 

一审:王清

二审:邹年娟

三审:唐飞虎

(撰稿人:王宇航)